教学队伍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一、 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队伍肩负着实验教学改革和教书育人的重任,提高实验教学质量,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。建设一支素质优良,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是中心的首要任务。 1、实验队伍建设规划 实验教学中心组建时,学校对实验教学人员有明确的要求,对实验教学人员整体队伍发展制定出倾斜政策。根据学校的相关政策,中心始终坚持以高标准建设教师队伍,积极鼓励学术水平较高、教学经验丰富、具有团队精神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、实验课程改革和实验室建设。按照学校、学院和学科师资队伍培养的政策和要求,实验教学中心不断加强实验队伍的培养,努力建设一支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,教学、科研、技术兼容,核心骨干稳定,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。 2、相关政策及措施 (1)充分利用学校的岗位聘任制度、人才引进政策,聘用和引进高水平,高学历人才,充实提高实验教学队伍,促进实验教学中心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。 (2)鼓励实验教学中心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,对每位年轻教师均配有导师,有计划、有步骤地进行培养。 (3)实验教学中心每年举行关于教学改革的培训及研讨,每年均选派专兼职人员到国内、外进行短期的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。 (4)积极鼓励实验教学人员参与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,其研究课题和成果均作为岗位聘任指标内容 3、实验队伍管理评价 (1)实验教学中心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工作条例。 (2)坚持院(系)领导、中心主任、教学督导组及同行听课制度,坚持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制度,对教学测评分较低和学生有意见的教师实行帮教整改措施。 (3)对年轻教师实行规范化培训和导师培养制度。 (4)按照实验室管理与技术人员岗位职责,对实验教学中心工作人员进行考核。 在职称评定、评优、选派出国等方面把教师、技术人员的教学情况作为重要参考条件。 (5)在学校教务处支持下,由教学效果好、经验丰富的退休教师组成教学督导组指导实验教学中心工作。通过研讨、听课、征求学生意见、参与集体备课和试讲等多种形式支持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队伍建设,对实验教学过程及质量实施监督。 经过实验队伍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,形成了有利于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,青年教师在教学上迅速成长,教学内容不断更新,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局面。 4、实验队伍培养培训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培训,出台了《基础医学院师资培养方案》等系列规章制度,每年度均有实施计划和方案。 (1)常规培训健全落实 一是新进教师岗前培训。二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培训。三是根据教师本专业教学科研工作需要,有针对性的派送教师参加专业培训班、高级研讨班。 (2)学历培训经费支持 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,提升学历层次。对在职攻读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报销一半学费,对教师岗前培训学费全额报销。 (3)积极拓展国外培训 依托 “西部地区人才培养特别项目”等,鼓励教师出国进修。几年来,先后送学攻读学位18人,选派张晓,呼海燕,陈恬教授等50余人次赴国内外著名大学进修或作访问学者。 二、队伍状况 1、经验丰富的中心负责人 张晓教授是“四川省教学名师”,从事教学工作27年,是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《医学机能实验学》主编,是四川省精品课程,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的负责人。承担四川省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,校级教改课题5项,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,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0篇。承担国家、省和学校科研课题6项,发表科研论文56篇,最高影响因子5.578分。 2、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实验教学队伍结构合理,与理论教学人员互通,骨干力量相对稳定,保持动态平衡,团队现有教学人员60人,平均年龄38岁;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4人,占56.6%;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57人,占95%;硕士生导师18人。(表2,图3) 表2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讲教师队伍基本情况
图3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讲教师队伍职称与学位结构比例 3.严谨求实的教风 (1)我校的校训是"博学博爱,精益求精"。学校严抓教风、学风和师德建设,实行教学和师德"一票否决"制度。中心每一位教师深知,良好教风是塑造良好学风的基础,良好教风和良好的学风将构成严谨的校风。 (2)认真执行备课制度,对新开实验课进行集体备课还要求集体备课并做好预实验。 (3)教师提前10分钟进入实验室做好准备,实验中指导学生规范操作,认真回答学生问题,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,下课前组织学生讨论总结。 (4)课后认真批改作业,客观评定实验报告,并将平时成绩纳入期末总成绩。 (5)实验教学中心按照学校《教师本科教学工作规范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过程,通过明确教师责任意识,保障教学质量;通过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升教学能力;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活动月系列活动,集中展示教学水平;通过领导听课、教学督导、学生评教、同行评教及教学评估等措施,加强质量监控。 4.丰硕的科研成果 (1)学院鼓励中心有能力的专职实验教师独立申请课题,鼓励年轻教师参与科学研究。 (2)通过学校“双百工程”的支持,中心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与职称结构明显改善,其教学、科研能力与水平明显提高。2008年以来,在引进人才的带领下,中心教师承担并完成国家、省部、厅局及学校各级科研项目136项(附件4),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8项,横向合作项目14项;发表研究论文125篇(附件5),其中被SCI、EI、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7篇;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20部(附件6)。 “发育与再生实验室”和“体温调节与炎症实验室”分别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。“发育与再生研究团队”被评为“四川省科研创新团队”。 5. 显著的队伍建设效果 (1)在教育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,实验教学中心也做出了突出成绩,中心涌现出了四川省先进教育工作者李晋川教授,四川省教学名师张晓和羊惠君教授,四川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江先文副教授等一大批先进教师。还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,国家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”1人;“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”1人,“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”7名。 (2)近8年来,中心教师教改立项59项(附件1),其中省级教改项目14项,发表教改论文65篇(附件2),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(附件3)。 (3)学院开设的《医学机能实验学》和《细胞生物学》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;《人体解剖学》、《生理学》、《医学免疫学》等三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。 (4)学院教师编写并公开出版教材20部,其中《人体解剖学》和《医学机能实验学》为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(附件6)。 (5)机能实验教学团队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。 (6)我校青年教师在2012年,获四川省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,在2013和2014年连续获得全国医学(医药)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基础组二等奖2次,三等奖1次。 |